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SO2和O2起始时分别为20mol和10 mol;达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80%。若从SO3开始进行反应,在相同的温度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与前者相同,则起起始时SO3的物质的量及其转化率为
| A.10 mol和 10% | B.20 mol和 80% | C.20 mol和 40% | D.20 mol和 20% |
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甲烷是正四面体形,是因为
|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
| 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
| C.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
| D.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关于元素X、Y、Z的叙述正确的是
| R |
|||
| X |
|||
| Y |
|||
| Z |
①X的气态氢化物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反应生成盐;②Y、Z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Y<Z;③Z的单质常温下是液体,可与铁粉反应;④Z的原子序数比Y大19;⑤Z所在的周期中含有32种元素。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只有③ D. 只有①④
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它们分别是
| 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
| 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
| 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
| 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
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事实 |
理论解释 |
| A. |
SO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 |
SO2是电解质 |
| B. |
白磷为正四面体分子 |
白磷分子中P—P间的键角是109°28′ |
| C. |
1体积水可以溶解700体积氨气 |
氨是极性分子且由于有氢键的影响 |
| D. |
HF的沸点高于HCl |
H—F的键长比H—Cl的键长短 |
氯化硼的熔点为-107℃,沸点为12.5℃,在其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o,它能水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氯化硼液态时能导电而固态时不导电 |
| B.氯化硼加到水中使溶液的pH升高 |
| C.氯化硼分子呈正三角形,属极性分子 |
| D.氯化硼遇水蒸气会产生白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