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洁净的金属片甲、乙、丙、丁分别放置在浸有某种盐溶液的滤纸上并压紧(如下图所示)。在每次实验时,记录电压表指针的移动方向和电压表的读数如下表:(已知构成两电极的金属其金属活泼性相差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大。)
依据记录数据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将甲、乙形成的合金露置在空气中,甲先被腐蚀 |
| B.金属乙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
| C.在四种金属中丙的还原性最弱 |
| D.甲、丁若形成原电池时,甲为正极 |
由硝酸尾气的处理原理:3NO2+H2O = 2HNO3+NO,NO2+NO+2NaOH ="2" NaNO2+ H2O,下列气体中,不可能被过量NaOH溶液完全吸收的是( )
| A.V(NO2): V(O2)= 4 : 1 |
| B.V(NO2): V(NO)= 1 : 0 |
| C.V(NO2): V(NO)= 1 : 2 |
| D.V(NO2): V(NO): V(O2)=" 1" : 1 : 1 |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W>Z>Y>X |
|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X |
|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Z>W |
| D.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熔沸点最高 |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沸点:NH3>PH3>AsH3 |
| B.熔点:SiO2>NaCl>SiI4 |
| C.酸性:HClO4>H2SO4>H3PO4 |
| D.碱性:NaOH>Mg(OH)2>Al(OH)3 |
的两种微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定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的 |
| B.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
| C.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相同 |
| D.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
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里,产生H2的速率可由下图表示。在下列因素中:①盐酸的浓度;②镁条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Cl-的浓度。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 A.①④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