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左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右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3个不同种群的生长和繁衍情况,且已知种群Ⅰ为自养生物,三个种群间存在捕食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生态系统中,右图中种群Ⅰ、Ⅱ、Ⅲ依次属于左图中甲、乙、丙表示的生态系统成分 |
B.右图中三个种群的增长方式都是“S”型,5至7年间的种群Ⅱ属于衰退型种群 |
C.调查右图中Ⅰ、Ⅱ、Ⅲ种群密度的方法都用标志重捕法 |
D.大气中的CO2只有通过左图中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光合作用才能进入生物群落 |
某男孩为色盲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色觉均正常。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于()
A.外祖父 | B.外祖母 | C.祖父 | D.祖母 |
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图分析可知()
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
B.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 |
C.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
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 |
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A.1∶1 | B.1∶2 | C.1∶3 | D.0∶4 |
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中染色单体散最多可达92条 |
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
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
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 |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
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