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2n=24)的非糯性(A)与糯性(a)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成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成橙红色。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某种原因A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其所控制的非糯性状一定会发生改变
B.在♀AA×♂aa杂交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裂,则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13或11
C.Aa植株所产生的花粉有2种表现型,不能证明基因的分离定律
D.某群体AA和Aa为1:1,若该群体自由交配两代,F2中糯性与非糯性之比是3:13
催化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A.肽酶 | B.蛋白酶 | C.脂肪酶 | D.淀粉酶 |
用蔗糖淹渍萝卜条,能使萝卜条变甜,这是因为()。
A.蔗糖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 | B.蔗糖分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
C.蔗糖分子进入细胞间隙 | D.细胞脱水死亡,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
人体的某些白细胞能进行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这个过程的完成依靠细胞膜的()。
A.选择透过性 | B.保护作用 | C.流动性 | D.自由扩散 |
一般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而在下列的哪种情况下,可以看到细胞膜()。
A.细胞进行分裂时 | B.发生质壁分离时 | C.显微镜视野调亮时 | D.细胞吸收水和离子时 |
假定将甲、乙两个植物表皮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
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浓度均比细胞液浓度高。蔗糖分子
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较快地透过膜。在显微镜下连续
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
B.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随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
C.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但甲细胞随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
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均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