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
C.该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 |
D.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 |
下列有关有机物的检测实验,其中正确的是()
待测物质 |
检测试剂 |
预期显色结果 |
|
A |
淀粉 |
斐林试剂 |
红色 |
B |
脂肪 |
苏丹Ⅲ |
蓝绿色 |
C |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
紫色 |
D |
核糖核酸 |
甲基绿 |
绿色 |
在一个新鲜萝卜中挖一凹槽,在凹槽中放入浓盐水。一段时间后,萝卜变软,凹槽中水分增多。下列图示的实验与此实验原理差异最大的是 ( )
用含有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根尖分生区细胞,一段时间后分离获得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器。可在这类细胞器内完全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
|
|
下图表示森林中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①、②依次是H2O和O2 |
B.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
C.用O18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放射性 |
D.图示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
几位同学在探索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其中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①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②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新鲜的α—淀粉酶溶液1mL③置于适宜温度下保温5min④分别置于100℃、60℃、0℃环境中保温5min⑤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观察现象⑥将试管中溶液的pH分别调到3、7、11,保持5min
A.①④②③⑤ | B.①⑥④②⑤ | C.①②⑥③⑤ | D.②⑥①③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