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果蝇进行相关处理后,其X染色体上可发生隐性突变、隐性致死突变、隐性不完全致死突变或不发生突变等情况,遗传学家想设计一个实验检测出上述四种情况。实验时,将经相关处理的红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纯合红眼雌果蝇交配(B表示红眼基因),得F1,使Fl单对交配,分别饲养,观察F2的分离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为隐性突变,则F2中表现型比值为3∶1,且雄性中有隐性突变体 | 
| B.若不发生突变,则F2中表现型为红眼,且雄性中无隐性突变体 | 
| C.若为隐性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1∶2 | 
| D.若为隐性不完全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介于1∶1和2∶1之间 | 
生物学上,常用颜色反应来鉴定细胞中的一些化合物或结构,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吡罗红能够使RNA呈现红色 | 
| B.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 
| C.健那绿染液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 
| D.在酸性条件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 
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换高倍镜前,需在低倍镜下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 
| B.换高倍镜后,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 
| C.换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需调节反光镜或通光孔 | 
| D.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线粒体是由内外两层膜构成 | 
酵母菌、乳酸菌、蓝细菌都是单细胞的微生物,其共同点是
| A.细胞都有细胞壁 | B.细胞中都含有线粒体 | 
| C.都是异养生物 | D.细胞呼吸都能产生CO2 | 
不同的生态系统中枯枝落叶分解的速率不同(如下表)。造成这种分解速率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不是
| 生态系统 | 
   热带雨林 | 
   温带草原 | 
   北方森林 | 
   冻原 | 
  ||||
| 分解达95%所需时间(年) | 
   0.5 | 
   2 | 
   14 | 
   100
  |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 
| B.每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 
| C.由于食物链延长,系统总能量的利用效率降低 | 
|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