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
B.Ⅱ片断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 |
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
D.Y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X和Y |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
B.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可用于C3的还原 |
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
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
下图是某一生物体内一些细胞分裂过程的模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丙两细胞都发生了基因重组 | B.各图都属于细胞分裂后期图像 |
C.属于卵原细胞分裂过程的是甲、乙、丁 | |
D.乙、丁的染色体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
高等生物细胞中有一个称为nuc-1的基因,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降解,所以nuc-1基因又被称为细胞“死亡基因”。据此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程序性死亡可能是nuc-1基因激活的结果 |
B.如能激活癌细胞死亡基因,则可特异性杀死癌细胞 |
C.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受阻是细胞死亡的原因之一 |
D.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的nuc-1基因不表达 |
M、m和N、n表示某动物的两对同源染色体,A、a和B、b分别表示
等位基因,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如右图所示。对该动物精巢中部分细胞的分裂情况分析合理的是
A.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则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B.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含有MMmmNNnn这8条染色体,则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在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发生联会,着丝点分裂等变化
D.M和N染色体复制后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