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20世纪90年代初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一个加速点,其理由有 ( )。
①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②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④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
“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
A.《海国图志》 | B.《资政新篇》 |
C.《变法通议》 | D.《孔子改制考》 |
14~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其中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和前两次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以人文主义为核心 |
B.以批判的态度来观察社会现状 |
C.提出了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
D.披着宗教的合法外衣 |
北京大学马克垚教授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材料中伏尔泰没有认识到()
A.儒学文化具有自由、平等的精神 |
B.儒学思想与启蒙思想的本质不同 |
C.儒学思想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
D.儒学可作为抨击天主教神学思想和等级制度的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