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陈云在发言中强调:“……面前摆着两条路要我们选择:一个是继续挖农民的口粮;一个是城市人口下乡。两条路必须选一条,没有什么别的路可走。我认为只能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人民公社化运动 | B.改善城市居民生活 |
C.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 D.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
罗马法是人类历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的古代法律。罗马法中所蕴含的某种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这个“法律观念”是
A.抽签选举、轮流坐庄 | B.自由、平等、博爱 |
C.人人平等、公正之上 |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
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专家)在某著作的序言中写道:“在这种政权结构中,各级大大小小的封建官僚,就是这部大机器上的无数小螺丝钉;而最高的君主,便是这部巨大机器的总操纵者。……官僚们永远只能是君主的工具,官僚机构只能是君主的办事机构。”对上述表述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一政权机构”是指古代中国的官僚机构 |
B.“这部大机器”是指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C.著作研究的突破口有可能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 |
D.著作有可能从官僚政治的工具性彻底否定官僚政治的历史作用 |
《宋史纪事本末》卷2载:“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这段材料表明宋代
A.实现了国家统一 | B.开始实行郡县制 |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增强 | D.郡守县令由中央任免 |
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这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
A.民主原则 | B.分权制衡原则 | C.联邦制原则 | D.中央集权原则 |
下图是一片刻有卜辞的甲骨,它最能反映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化王权 | B.以血缘为纽带 | C.内、外服相互独立 | D.中央集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