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知识,有知识就有德性。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良知”,良知是是非善恶的标准。以下评述准确的是

A.都强调知识在美德形成中的主导性 B.都坚持德性在政治活动中的关键性
C.都遵循逻辑在理论体系中的建构性 D.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苏格拉底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里的“两大潮流”是指

A.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  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C.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D.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16世纪宗教改革后出现的新教教派有
①加尔文教②天主教③路德教④英国国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下列观点属于智者学派的是
①“天赋人权” ②“正义、善德、真理等的价值标准都是人制定的”
③“感觉就是知识” ④“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王阳明的“心”学更多的吸收了

A.道家“清静无为”思想  B.佛教禅宗“心外无佛”思想
C.朱熹“理先气后”思想 D.二程“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的思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