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认为:“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 | B.隋、唐 | C.宋、元 | D.明、清 |
195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下表为调整后工科生和文科生占在校生的比例变化情况。这一调整
年份 |
1949年 |
1953年 |
1965年 |
工科生占在校生比例 |
26.2% |
37.7% |
43.8% |
文科生占在校生比例 |
33.1% |
14.9% |
6.8%(1962年数据) |
A.促进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B.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
C.确保了人才结构合理
D.适应了经济建设需要
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解放 |
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 |
C.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 |
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
下图是1913年,南阳兄弟烟草公司出品的“新爱国”香烟的烟盒封面(烟盒右侧文字为,“中国人,中国金钱,中国实业,中国利权,爱国诸君 请吸香醇精美之爱国香烟”)。从中可以推断出当时
A.西洋烟草在华销售锐减 |
B.南洋公司注重营销策略 |
C.“实业救国”思潮开始涌动 |
D.民族工业发展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对这段话解读最准确的是
A.宣传了天赋人权思想 |
B.抨击了民主革命言论 |
C.反映了社会契约精神 |
D.提出了救亡图存要求 |
在老百姓眼里,“康党”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正如维新派也将一般老百姓说成“愚民”、“群盲”不可救药一样。这说明
A.维新变法的失败是因为百姓的反对 |
B.民主宪政思想缺乏普遍的社会认同 |
C.维新变法时期的中国民众愚昧落后 |
D.维新变法违背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