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卫东在《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一书中写到:“鸦片战争之前中西交往历史的主要内容不是殖民史,不是鸦片入华史,也不是文化交流史,而是贸易的历史,是物质上互通有无的历史。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在于茶叶、在于白银、在于鸦片……”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前,中西方只有经济上的往来 |
| B.中英经济利益上的摩擦是导致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 |
| C.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先进的代议制民主政治向腐朽的封建专制的挑战 |
| D.“鸦片战争”与“鸦片”根本没有关系 |
唐太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唐律疏议》颁布前审批时需要通过 ( )
①尚书省②中书省 ③门下省 ④皇帝
| A.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的相同点是( )
| A.都是中央集权制 | 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
| C.都是为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的 | 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 ( )
A.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 |
B.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 |
| C.肯定了秦统一货币的制度 | D.肯定了秦统一文字的政策 |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这位在历史上有“千古一帝”之称的秦始皇为有效“制六合”而采取的措施是 ( )
| A.推行郡县制 | B.统一文字 | C.统一货币 | D.统一度量衡 |
人才的选拔与官吏的任命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巩固,历史上选官和用官制度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下列选官和用官制度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①科举制 ②察举制 ③九品中正制
| A.①②③ | B.②①③ | C.①③② | D.②③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