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晋商普遍认可“君子爱财,生财有道”;徽商胡仁之说:“平则人易亲,信则公道著,到处树根基,无往而不利。”反映出中国古代商人崇尚的商业精神是
A.重义轻利 | B.讲求信义 | C.勤俭致富 | D.见利忘义 |
被毛泽东赞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曾经说过:“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代负责任。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由此可见蔡元培任用教师的主要原则是
A.学识优先 | B.重视道德 | C.思想自由 | D.民主科学 |
“历史前进到一定阶段,解决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两大问题,就愈来愈成为打开中国近代化前进通道的首要的、第一位的问题。”下列史实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师夷长技”思想出现 | B.“中体西用”观点产生 |
C.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 D.民主和科学思想兴起 |
20世纪最后一期《时代》周刊评选出一位“世纪人物”,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之谜的开启者”。这位“世纪人物”是
A.伦琴 | B.普朗克 | C.爱因斯坦 | D.哥白尼 |
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一些知识分子认为:“天下积弱之本,必自妇人不学始。”他们主张男女平等、“兴女学”,呼吁妇女应受教育,因为幼儿教育依赖母教,女子教育的好坏决定国家强弱。这些知识分子的代表最有可能是
A.林则徐 | B.曾国藩 | C.郑观应 | D.谭嗣同 |
“夫欲制胜于人,必尽知其成法,而后能变通,而后能克敌。……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该观点
A.反映了洋务派的核心主张 |
B.表达了维新派改革中国政治制度的愿望 |
C.代表了顽固派的普遍愿望 |
D.成为革命派进行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