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天工开物》记载:“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指瓷器),皆饶郡浮梁 *之产也”,当地商人群体大量转贩,“累资巨万”。材料中的 “*”和“商人群体” 在当时分别是
A.景德镇、江右帮 | B.越州、江左帮 | C.越州、江右帮 | D.景德镇、江左帮 |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下列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这表明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 | B.抗击外来侵略 |
C.新民主主义革命 | D.推翻国民政府 |
被誉为“头号中国通”的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到:“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的时期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 B.土地革命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一位青年在1947年入伍,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反抗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当时人民军队的名称是
A.国民革命军 | B.中国工农红军 |
C.八路军 | D.中国人民解放军 |
几十年来,日本一直有人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如果进行反驳,可以作为直接证据提出的是①松冈环:《南京战·寻找被封闭的记忆——侵华日军原士兵102人的证言》
②禹硕基 等主编:《日本帝国主义在华暴行》,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③李克痕:《沦陷后之南京》,汉口《大公报》1938年7月13日
④张生、吴凤照、费仲兴 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39——幸存者调查口述续编(下)》,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7年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①②③④ |
“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该史料反映此时
A.蒋介石尚未叛变革命 |
B.国民党处于国民大革命的领导地位 |
C.中国共产党尚未走向成熟 |
D.在特定时期,阶级矛盾服从于民族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