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
| 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 | 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
| 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
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其含义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 )
| A.主张民主共和 |
| B.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
| C.挽救民族危亡 |
| 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
郑和下西洋早于新航路开辟,但其后果与影响迥然不同,其决定性因素是( )
| A.航行的规模 | B.航行的主要目的 |
| C.行程的远近 | D.支持国的政治制度 |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 )
| A.普罗泰戈拉 | B.苏格拉底 | C.梭伦 | D.彼特拉克 |
下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史事,和克伦威尔有关的是( )
①组建“铁骑军”②处死查理一世
③“护国主”统治④“光荣革命”
|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
辛亥革命后,出现了握手、鞠躬礼,大街上还不时能听到“先生”、“同志”的称呼,这不能表明( )
| A.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由理念化为行动 |
| B.列强对中国文化侵略不断加剧 |
| C.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出现了新陈代谢 |
| D.重大历史事件是社会习俗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