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豆”的本义指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常作礼器,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左传·昭公三年》载:“四升为豆。”结合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豆”属象形文字,汉字中从“豆”的字往往与食器或豆类有关
②汉字可能是从原始图画演变而来
③“豆”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容器和容量单位
④中国古代礼器的使用受到礼乐制度的规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被称为“工人革命运动和科学共产主义的出生证”的是

A.《论法的精神》 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共产党宣言》 D.《四月提纲》

梁廷枬在《海国四说》中介绍某个近代西方国家时说:“未有统领(指国家元首),先有国法。”该国家应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
①理论基础是启蒙思想
②规定的政体相同
③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④是资产阶级专政的立法保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在美国,“当我们对自己所处的制度不满时,我们可以搬到别的州去”,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用脚投票的权利”。所以在这样一个意义上,它也是一种“自由的保障”。上述材料提到的制度是

A.联邦制 B.共和制 C.分权制 D.邦联制

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