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带电的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如图所示,在半球面AB上均匀分布正电荷,总电荷量为q,球面半径为R,CD为通过半球顶点与球心O的轴线,在轴线上有M、N两点,OM=ON=2R.已知M点的场强大小为E,则N点的场强大小为( )
A. -E |
B.![]() |
C. -E |
D. +E |
如图所示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可以判定( )
| A.该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 |
| B.A点的电势一定低于B点的电势 |
| C.负电荷放在B点时电势能比放在A点时大 |
| D.负电荷放在B点时电势能比放在A点时小 |
两个半径均为R、带电量均为+Q的金属球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球心的距离为3R,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 )
A.等于![]() |
B.大于![]() |
C.小于![]() |
D.不能确定 |
电场中有一点P,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放在P点的试探电荷的电量减半,则P点的场强减半 |
| B.若P点没有试探电荷,则P点的场强为零 |
| C.P点的场强越大,试探电荷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越大 |
| D.P点的电场方向为试探电荷在P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
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调高电子的能量再次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比原来增加了5条。用△n表示两次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之差,E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根据氢原
|
子的能级图可以判断,△n和E的可能值为(氢原子的能级公式
,E1=-13.6eV):
| A.△n=1,13.22 eV <E<13.32 eV | B.△n=2,13.22 eV <E<13.32 eV |
| C.△n=1,12.75 eV <E<13.06 eV | D.△n=2,12.75 eV <E<13.06 ev |
光子的能量为hv,动量的大小为
。如果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发生γ衰变时只发出一个γ光子,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衰变后的原子核仍然静止 |
| B.衰变后的原子核沿着与光子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
C.该过程中质量亏损为![]() |
D.该过程中质量亏损大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