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物价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稳定物价可采取调节利率、汇率和变动财政收支等多种手段。从当前防止物价过快上涨的角度看,正确的选择是
A.提高利率→投资下降→生产资料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B.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C.扩大政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D.发行国债→增加货币供应量→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
“十一五规划”在原来提出的2010年 GDP 比2000年翻一番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即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 GDP 比2000年翻一番。这一更高目标的提出从认识论上表明( )
A.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 B.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
C.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 D.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化和发展 |
两位同学就美国国会是否应在金融危机中利用财政政策救助美国汽车业的问题展开辩论,结果两人发现讨论这个问题与澄清“公平”这个概念分不开,于是两人又开始讨论什么是公平。这表明( )
A.哲学是对生活中各种斗争的反映 | B.哲学源于概念的不清楚 |
C.哲学源于人们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 | D.哲学离不开具体科学 |
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这里拥有平等、享有民主的是( )
A.统治阶级 | B.全体选民 | C.全体公民 | D.全体人民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2亿多,人均寿命提高了5岁,8300万残疾人得到政府和社会的特殊关爱,这是中国保障人权的光辉业绩。这表明了
A.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 B.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
C.人民民主的正义性 | D.人民民主的阶级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