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中国高度重视周边外交,相继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重大周边合作构想和倡议,周边经济外交新路径越走越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10月的中国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使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3年9 月的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就南海争议问题表示,中方一贯主张,应当由直接当事方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进行磋商,中方愿意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繁荣发挥更大作用。
运用我国对外政策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去年1—8月份CPI累计同比上涨4.2%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析食品价格的上涨对居民生活消费的影响。
(2)针对连创新高的CPI涨幅,国家可以运用哪些宏观调控手段实现稳定物价的目标?

2011年1月4日至12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对西班牙、德国、英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新年伊始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重大出访活动。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李克强副总理的出访将对继续推进中欧关系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专家分析认为,2011年中欧关系将会进入更加务实的阶段,特别是双方经贸合作有望不断深化和拓宽。
(1)简要说明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分析说明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的原因。

【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目前,“室内环境污染”成为继“煤烟污染”和“光化学污染”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空气污染问题。调查统计,人们在家中度过的时间平均占66%,由此可见,不良的室内空气对人类健康造成最直接的伤害,伤害最大的是呆在室内时间最长的人-----老人和小孩。我国每年由于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已达11.1万人,平均每天大约死亡304人。室内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主要来自装修、家具、玩具、煤气热水器、杀虫喷雾剂、化妆品、厨房的油烟等,工厂排放废气、废水,医用废物等也相当常见。
(1)保护环境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之一。请谈谈应怎样树立和遵守社会公德。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们应怎样避免受到“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的伤害。

材料一:2011年1月2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出席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发表题为《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演讲。他指出:“要加强对两国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交流合作规划,让更多人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尤其要积极促进两国青年交往,开展更丰富多彩的青年交流活动,让中美友谊后继有人。”
材料二:2011年1月22日,新华社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从1979年邓小平访美开启了中美合作新篇章开始,中美合作关系尽管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曲折和困难,但合作始终是两国关系的主流,为中美两国的发展,为世界和地区的繁荣稳定都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中美要做伙伴而非对手是双方共同利益的需要,已成为双方的主流民意。是世界和平与繁荣的期待,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1)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要加强与美国在教育方面的交流合作?
(2)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美为什么要做伙伴而非对手?

材料一:2010年某省居民人均收入状况比较表

注:2010年,该省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2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效率与公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针对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领导采用不同政策:
十五大报告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回答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过高收入。”
十七大报告则提出: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在理论上是一个创新,在现实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重要的意义。
十七届五中全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简述这一现象对经济后续发展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