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市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一位人大代表提出:现在是金融危机期间,打工者有份工作就不错了,政府应废除最低工资标准,工资由市场决定。该代表的观点引发了社会广泛议论。在下列有关该问题的议论中,正确的观点是 ( )
①作为人大代表不能只站在企业经营者的立场发表意见
②该代表在人大会上具有自由发言而不受追究的权利
③该代表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写成议案向市人代会提交
④该代表的言论过于偏激,应撤销其人大代表的资格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中医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体验和直觉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见矣”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理念;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再遇到相类的事物,就可以演绎推理,“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体现的哲理思想是
①具体与抽象转化的辨证观②超越时空的抽象联系观
③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④以类悟象的物质静止观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国家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即“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此古语蕴含的主要哲学道理是: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
③不失时机促进飞跃④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即使蒙住了眼睛,也不等于世界漆黑一团。这是因为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 B.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
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
对中学生来讲,培养完美的人格,升华高尚的人品,需要“生活从叠被抓起,品德从孝心抓起,文明从说话抓起,学习从习惯抓起”。下列与此倡议反映哲理一致的有:
①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②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
③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④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菜篮子”里装着农民的收入,也盛着市民的支出;物价调控,既要顾市民,也要顾农民。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种观点体现了
①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要分析事物联系的具体性和多样性
②在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时,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在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要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