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回,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一坛坛不是老兵遗骨,而是满满的乡愁”。这是2013年《感动中国》栏目组对台湾老兵高秉涵的颁奖词,它体现了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凝聚力
②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海峡两岸民众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
④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常言道:"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两句话共同反
映了唯物论中的( )原理
| 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
|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
|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
| D.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
英国一妇女驾车外出,路遇浅滩,虽然看到因下雨水没路面,仍盲目听从卫星导
航系统的“指令”继续前进,结果车辆被水淹没。这启示我们( )
| A.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
| B.要使客观符合主观 |
| C.不能相信现代科学技术 |
| D.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感觉 |
人们的认识之所以要不断深化,是因为()
①复杂事物包含若干层次,整个世界的层次是无限的
②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③由于实践等条件的限制,人们的每一正确认识在深度上总是有限制的
④浅层次的认识总是不正确的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求“意境”。意境
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
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回答16和17题。意境最充分地体现了()
| 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 B.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
| C.社会和个人的统— | D.继承和创新的统— |
意境不是意和境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谐,并在此基础上生出“景外之景”、“象
外之象”、“韵外之致 ”。例如王维(雪中芭蕉图)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画在—起,产生出独特
的美感。这表明()
| A.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
| B.艺术创作不需要反映现实生活 |
| C.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
| D.艺术创作纯属人的主观创造性 |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句话说明
( )
| A.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
| B.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
|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 D.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