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传统的中国家庭历来注重门楣家风,讲求耕读为本,诗礼传家,形成了明理、孝亲、忠厚、诚信、勤俭等优良传统,不仅对每个人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还进一步影响着整个民族的价值观和道德内涵。
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变迁,今天,民主、平等、和谐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传统家风中重男轻女、重读书轻商务等封建思想已不合时宜。为家风传承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让传统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轨,已成为家风传承中不可回避的话题。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家风传承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的正确性。
(2)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知识,为形成良好家风提出两条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
材料一
解决农业问题的最终出路靠科技.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健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和示范项目.支持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育种平台,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共享.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材料二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34票赞成、6票反时、11票弃权,表
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改后的税法于2011年9月1日起实施。在此
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了社会公众对修改草案的意见,最后表决的个税法修正
案将起征点由原定的3000元提高至3500元,“枕级”由修改前的9级调整为7级,以利
于更好地“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结合材料一和所学辩证法知识,对国家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措施加以分析说明。
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说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必要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龙文化,上下8000年,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向心力.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多彩多姿.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凡是世界上华人聚集的地方,总能看到龙的身影,龙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标志,龙文化得到了世代传承和弘扬.材料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4分)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们今天对龙文化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2012年1月29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非洲联盟第十八届首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加强中非团结合作 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贾庆林在演讲中指出,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将始终从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确定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与他国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贾庆林的上述演讲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日本福岛核泄露事故等使国际社会对核安全更
加关注。核材料流失和扩散、核恐怖主义威胁、核能开发利用中的风险控制等核安全问
题日益突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核能全面和平利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
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积极对外提供核安全援助。
主张强化核安全能力建设,承担核安全国家责任;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全球核安全
水平;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消除核扩散及核恐怖主义根源。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阐明,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的依据。
材料:2012年国家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支持企业培
育自主品牌;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完善进口政策,
搭建更多的进口促进平台等等。同时,国家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减少政府
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为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政府应如何提高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