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安“4.20”地震的救援现场,一位青年自愿者被当时悲壮的场景所震撼。情不自禁的吟涌出:众志成城是民族的成熟,百姓高贵是历史的正常。当苦难酿造出大爱大智,更心怀敬畏;祖国永恒,人民至上!这首讴歌抗震救灾精神的诗歌体现了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青年是最有生命力的群体 ④尊重和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截至2014年,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30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①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③它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④它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③ |
提起端午节,人们就会想起吃粽子、赛龙舟、祭屈原等习俗,其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我国远古的祭龙日。当时,人们把五月视为恶月,希冀以龙的威慑力驱除灾疫邪祟。此后,端午节就以祛除病疫、躲避兵鬼、驱邪禳灾的形式传承。由此可见()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民族节日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③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习俗有持久影响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④ | D.①③ |
《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保家乡》、《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毕业歌》等这样激昂雄壮的抗战歌曲,当年唱遍了大江南北,唱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使他们热血沸腾,士气大振,坚持了八年抗战并最后取得胜利。这表明()
A.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决定力量 |
B.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C.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促进了人的素质的提高 |
D.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
2014年5月4日,在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到北京大学考察,在谈到青年的价值观的形成时,他生动的形容,青年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因此,要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在青年时期就应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因为(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
C.优秀文化能够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
下面漫画《效仿》说明()
A.文化现象为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 |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
C.文化素质在于模仿 |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