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互联网技术
科目 地理   题型 双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3为“2007年部分国家石油产、消量统计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石油出口量占本国石油产量比重最大的两个国家是

A.沙特阿拉伯 B.俄罗斯 C.墨西哥 D.伊朗

美国石油进口量比中国大得多,其原因主要包括

A.社会经济发达
B.国内能源资源贫乏
C.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D.能源利用率低

精准农业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差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图12)。读图完成问题。

下列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精准农业中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定位系统可用于信息获取和实时准确定位
B.地理信息系统不能准确的表达和处理田间信息
C.遥感系统为精准农业提供农田小区内作物生长环境、生长状况
D.数字地球在发展精准农业中没有用武之地

精准农业的实施,可以

A.改良农产品品种
B.有效的提高资源利用率
C.改变农业生产地域性的特点
D.充分挖掘农田最大的生产潜力

表1为“2006年到2010年江苏省三大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状况表”,读表完成问题。
表1(单位:万人)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差额
苏 南
887.8
721.5
681.1
630.3
533.8
苏 中
-90.3
-95.9
-98.9
-104.2
-97.7
苏 北
-394.8
-320.4
-294.3
-255.7
-204.2

关于江苏省人口流动说法,正确的是

A.流动人口总数逐年增多
B.苏北人口主要流向苏中
C.就业、经商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
D.苏中、苏北流动人口全部流入苏南

江苏省人口流动

A.大大缓解了苏北地区的环境压力
B.为苏南地区提供了大量高素质劳动力
C.影响了苏南地区的社会秩序
D.加强全省三大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信息交流

图11为“1993~2003年西伯利亚(即亚洲北部)沙果特湿地上空(1千米高度)空气样中CO2含量的变化观测统计图”。读图完成问题。

“观测数据曲线”出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A.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CO2
B.冬季生物呼吸作用弱,呼出CO2
C.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CO2
D.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CO2

分析“长期趋势曲线”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有

A.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B.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北扩展
C.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
D.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

图18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第46题.

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有

A.从Ⅰ到Ⅲ阶段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B.从Ⅰ到Ⅲ阶段图中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C.从Ⅰ到Ⅲ阶段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D.从Ⅲ到Ⅳ阶段城市的服务功能减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