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我国某地区农业用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有关图示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B所在省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
B.图中B所在省以盆地、平原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
C.A→B→C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
D.A→B→C年降水量先减少后增加 |
图中c所在地近20年来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下表显示C所在地区农村生活用能构成的变化,据此推测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主要原因是
|
秸秆 |
薪柴 |
煤炭 |
沼气 |
小水电 |
其他 |
1987年 |
50.3% |
32.4% |
10.3% |
0.5% |
0.8% |
5.7% |
2007年 |
20.5% |
10.8% |
15.4% |
35.2% |
15.2% |
2.8% |
A.耕地面积增加 B.外出务工人口增加
C.植被覆盖率增加 D.粮食单产提高
环境问题产生的本质是()
A.发展问题 | B.人口问题 | C.资源问题 | D.污染问题 |
我国提出节约型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但总量小 ②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③单位产值GDP资源消耗量大 ④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③ |
重视循环经济发展,将有利于本地区
①实现资源自给自足 ②减轻环境污染
③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④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列做法属于可持续发展行为的是
A.大规模开垦红壤地区的荒山荒坡、发立体农业 |
B.大规模使用DDT作为杀虫剂 |
C.为防止“赤潮”现象的发生,沿海地区采取休渔政策 |
D.建立人工草场生态经济系统,是草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
“竭泽而渔,岂不获鱼?而明年无鱼。”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A.共同性原则 | B.持续性原则 | C.公平性原则 | D.周期性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