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
B.地球表面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
C.世界各地昼夜交替现象 |
D.世界各地季节的变化 |
雾霾天气,是造成城市里大面积低能见度的情况。在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的是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这种现象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读某城市一天中PM2.5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天气系统中,容易产生雾霾天气的是
A.强低压 | B.弱高压 |
C.冷锋 | D.暖锋 |
下列有关上图中PM2.5出现两个峰值的主要原因,最合理的是
A.工业活动造成的污染 |
B.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 |
C.城市外围的秸秆燃烧 |
D.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扬尘 |
2013年12月,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着我国,从华北到东南沿海,甚至是西南地区,陆续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覆盖了我国将近一半的国土。据此回答下题。关于雾霾天气出现的人为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冬季取暖排放粉尘等污染物 |
B.工业生产中使用矿物燃料,排放污染物 |
C.无风天气多,污染物不易扩散 |
D.城市人口密集,活动频繁 |
下列关于雾霾的防止措施,正确的是()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使用清洁能源②减少工厂废气的排放③过年过节时,尽量减少烟花爆竹的燃放④禁止城市中的工程建设⑤加大公共交通的建设力度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③④⑤ |
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大气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下图为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以下关于霾的时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多于冬季 | B.冬季多于夏季 |
C.三省市夏季差异最大 | D.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 |
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A.春季降水多,霾日数少 |
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多 |
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少 |
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多 |
2013年1月,我国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霾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对霾天气的分析,正确的是()
A.霾的预报,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和保持通讯畅通 |
B.冷锋过境,会出现大风扬尘,加重霾的灾情 |
C.受生态破坏的影响,霾的灾情乡村比城市严重 |
D.霾的形成,与低层大气稳定度和污染物排放多有关 |
在气象灾害防御方面,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的是()
①RS动态监测,灾害信息可实时更新
②GPS全天工作,可实时追踪灾害路径
③GIS数据丰富,灾情评估能够有据可查
④GIS模拟预测,灾前即可尽知灾害影响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读“我国1982~2007年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比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982~2007年,我国
A.城市人口正逐渐减少 | B.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变化趋势相反 |
C.城市化水平增速缓慢 | D.总体看,城市面积增幅大于城市人口增幅 |
图示信息显示,1982~2007年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A.城市人口过快增长 | 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
C.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 D.环境污染逐步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