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2日,一名家住扬州市的17岁学生,为了“提高QQ的关注度”,在网络上发布“高邮与宝应交界处将再次发生较大地震”的谣言。因为涉嫌散布谣言,该学生被警方及时控制并处警告教育。针对这一事件,正确的认识是( )
A.该学生依法行使了言论自由权 | B.言论自由在网上是不受限制的 |
C.公民言论自由还未得到充分实现 | D.言论自由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因为,改革
A.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
B.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社会制度 |
C.是解决现实生活中所有问题的关键 |
D.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
2014年3月1日,国家商务部发布消息说,2013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这是中国继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外汇储备国和最大出口国之后的又一突破。这说明
A.我国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 B.我国的基本国情已发生改变 |
C.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解决 | D.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
要将漫画中“教育、医疗、住房”三大包袱移走,最根本的途径是
A.开展扶贫救助,保障改善民生 |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
D.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
2013年12月7日,《环球时报》发布的全球调查显示,在国外受访者中,30.3%的认为用“自信”形容中国的国际形象最为恰当;60%的认为中国“已经是世界性强国”;40.8%的认为中国与自己国家未来10年会形成“合作伙伴”或“战略伙伴”关系。下列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我国的“自信”来自于中国道路、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
②我国已经走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跃升为“世界性强国”
③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性大国
④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担当了领导者的角色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2014年6月10日至29日,“2014年‘全国低碳日’应对气候变化主题展览”在首都博物馆正式展开。整个展览中,一幅幅大照片将气候变化导致的危害展现得淋漓尽致。举办这种展览
①有利于增强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②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③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④说明环境恶化趋势无法遏制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