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嫁荡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中的自然灾害属于( )
| A.气象灾害 | B.水文灾害 | C.生物灾害 | D.地质灾害 |
在晋咸和三年的雨雹灾害中,主要造成的影响是( )
| A.人员伤亡 | B.财产损失 |
| C.自然资源损失 | D.环境受到污染 |
右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50°纬线图,图中数字表示经度度数,P、Q之间和M、N之间为陆地。据图回答1~3题。
P点附近的盛行风向是( )
| A.东北风 | B.西南风 | C.西北风 | D.东南风 |
关于P、Q、M、N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P、M 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 |
| B.Q、N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 |
| C.P地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
| D.N地所属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若P点日出与Q点日落时间大体同步,则此时( )
| A.黄河进入汛期 | B.青海湖鸟岛有大量鸟类聚集 |
| C.荣成昼短夜长 | D.从亚丁湾到科伦坡的船只顺风顺水 |
根据下图(图中数字表示经纬度,阴影部分表示夜晚)回答:
A点的区时是
| A.某日8时 | B.某日6时 | C.某日10时 | D.某日16时 |

“北京时间”是
| A.某日16时 | B.某日18时 | C.某日14时 | D.某日12时 |
与我国北方冬季暴发的寒潮天气有关的锋面活动是
| A.暖锋 | B.慢行冷锋 | C.快行冷锋 | D.准静止锋 |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
| A.夏秋多,冬春少;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 B.东南多,西北少;东北多,西南少 |
| C.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 D.山地多,平原少;内陆多,沿海少 |
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有
| A.河流阶地、大峡谷 | B.喀斯特地貌、陡崖 |
| C.河口三角洲、冲积扇 | D.角峰、U型冰川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