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嫁荡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中的自然灾害属于( )

A.气象灾害 B.水文灾害 C.生物灾害 D.地质灾害

在晋咸和三年的雨雹灾害中,主要造成的影响是(  )

A.人员伤亡 B.财产损失
C.自然资源损失 D.环境受到污染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谚语说:“十雾九晴”(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是指大雾多发生在晴天,原因是

A.晴天时水汽多 B.晴天时大气运动缓慢
C.晴天时尘埃多 D.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

古诗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

A.纬度影响气候 B.地势高低影响气温变化
C.植物生长影响气温变化 D.距海远近影响气温变化

下列关于大气对流层特点的描述,其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③低纬地区高度小于高纬地区④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气体是

A.N2 B.CO2 C.O2 D.O3

当夏至时,下列地理现象错误的有

A.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B.此时青岛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C.全球昼夜平分
D.赤道以北的地区达白昼最长的一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