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种好稻好,娘好囡好”,“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以上五则农谚反映了( )
A.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 B.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 |
C.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 D.劳动人民懂得尊重自然规律 |
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 D.坚决反对美国的单极世界构想 |
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设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第一个阶段。下列关于1955年我国社会状况描述错误的是()
A.社会主义改造还未完成 |
B.西藏自治区还没有设立 |
C.政协会议![]() |
D.《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
近代中国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和则民族福,分则民族祸。两党合作时间较长且对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贡献较大的一次开始于()
A.20世纪20年代中期 | B.20世纪30年代早期 |
C.20世纪30年代晚期 | D.20世纪40年代末期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载:
“……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
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由此把三民主义阐发为()
A.“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 B.“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
C.“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 D.“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
右图是19世纪末的一幅漫画,围在“中国大饼”边的分别为英、德、俄、法、日等列强。对此漫画反映的时代主题表述不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直接刺激了这种局面的出现 |
B.德国率先开启了“分割馅饼”的序幕 |
C.清政府自此走上自强求富的洋务之道 |
D.帝国主义列强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