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回答下列各题。
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 A.22时 | B.14时 | C.20时 | D.16时 |
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 A.16小时 | B.14小时 | C.10小时 | D.12小时 |
该船即将进入
| A.巴拿马运河 | B.麦哲伦海峡 |
| C.德雷克海峡 | D.直布罗陀海峡 |
此时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美国中部小麦黄熟 | B.中国江淮流域干热 |
| C.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 | D.拉普拉塔河正值枯水期 |
某同学对我国某地(地处120°E)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该图。完成问题。
该同学的观测与记录持续了()
| A.3个月 | B.6个月 |
| C.9个月 | D.12个月 |
图中a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
| A.端午节 | B.劳动节 |
| C.国庆节 | D.元宵节 |
在图中b点对应的日期,世界各地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
| A.日本春光明媚 |
| B.北极出现极夜 |
| C.南非华人欢度春节 |
| D.澳大利亚冬雪纷飞 |
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读图,回答问题。
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 )
| A.气温高,日较差大 |
| B.风小雾大,降水多 |
| 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
| D.日出晚,昼短夜长 |
英国( )
| A.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
| B.西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 |
| C.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
| D.多数河流短,含沙少,无结冰期 |
途经该区域的洋流( )
| A.能使北美洲至欧洲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 |
| B.造成欧洲西部地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 |
| C.进入到北冰洋海域,使当地能见度变好 |
| D.在与其他洋流交汇的海域不易形成渔场 |
该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 )
| A.单位GDP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 |
| B.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 |
| C.能源消费与GDP的年均增速相同 |
| D.单位GDP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
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 )
| 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 |
| B.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
| C.GDP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
| 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 |
读安第斯山脉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回答问题。
甲、乙、丙、丁自然景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
图中乙自然带延伸至5°S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大气环流 |
| C.海陆分布 | D.洋流 |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完成问题。
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
| A.① | B.② |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