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中下游部分省市分布图
材料二:洞庭湖年输沙量和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资料长江水利网)
表1 洞庭湖年输沙量
|
年输沙量(108m3) |
占入湖总沙量(%) |
长江来沙 |
1.094 |
82.0 |
四水来沙 |
0.241 |
18.0 |
入湖总沙量 |
1.335 |
100 |
出湖总沙量 |
0.351 |
26.3 |
湖内沉积量 |
0.984 |
73.7 |
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醴水四条水系。
表2 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
|
1949 |
1958 |
1974 |
1977 |
1984 |
湖泊面积(km2) |
4350 |
3141 |
2820 |
2740 |
2691 |
湖泊容积(108m3) |
293 |
228 |
188 |
178 |
174 |
(1)长江在A河段被称为
该河段的河道特征是 、
请解释该河道特点形成的原因?
(2)为什么长江带给洞庭湖的泥沙比其他四条支流的泥沙还多?
(3)长江在 季节输入洞庭湖的泥沙最多,分析原因。
(4)试分析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缩小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A,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分析图B,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C,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洲。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_地区、_________纬度地区和_______地区的趋向性。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_______。
A.恒河平原 | B.亚马孙平原 | C.西欧平原 | D.美国阿拉斯加 |
E.朝鲜半岛 F.青藏高原 G.刚果盆地 H.加拿大东南角
读“我国三个年代的四项人口指标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49年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是。
(2)1965年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是。
(3)1985年我国人口增长呈现________的特点,该年人口净增长____________万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人口增长模式与农村人口增长模式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央视网2009年3月27日消息:世界最大的塔式太阳能电站在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沙漠中建成,成为沙漠的“宝藏”。该塔式太阳能电站以集中太阳能发电(CSP)技术为基础,利用1 000多面硕大反射镜的镜面将阳光反射至中央塔,使塔内水温达到1 000℃以上。电站功率可达20兆瓦,足以为11 000户西班牙家庭提供能量。
材料二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科学家设想,把全球太阳能电站联成网络(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E、F、G、H为世界上一些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以便在昼夜半球之间调节太阳能的余缺。
(1)A、B两地都位于北纬40°~60°之间,其太阳能丰富的原因分别是:A;B。
(2)图中H点(30°N附近)位于(地形区),其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至少答出三点)
(3)简要分析太阳能与其他常规能源相比较的优缺点。
(4)若实现全球太阳能电站联成网络,你认为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是什么?
(12分)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左上角弧线上未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如果补上应为 时针方向。
(2)A在D的 方向,C在北京的 方向。
(3)写出下列两城市的经纬度位置:
①北京: ;②匹兹堡: 。
(4)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计划全程沿经线以每小时1 100 km的速度匀速飞行,由北京经过B点,最后在匹兹堡降落。请回答:
①飞机飞行需要_______小时。
②飞行依次途经的国家有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假若此时起飞时北京的区时为3月21日8时, 那么降落时匹兹堡的区时应为3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读“我国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处的地形是,N处的地形是。
(2)此地区拟建一座水电站,坝址应选在下列四处中的何处
A.A处B.B处C.C处D.D处
(3)河流M的补给类型主要是。
(4)若丙处植被受到破坏,对其合理开发的整治措施是
A.修筑梯田,种植水稻 B.营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种植苹果树、梨树等经济作物 D.建草山、草坡,放牧三河马、三河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