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一言以蔽之是“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其中“世界需要中国”体现在
①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加,地位举足轻重
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相互依存日益加强
③发展中的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对世界和各国都是一个机遇
④中国的经济技术基础较差,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很少
⑤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定规则而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①②④ | D.③④⑤ |
下图显示的是19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状况,其中曲线①代表的阶级成分是( )
A.地主 | B.资本家 | C.工人 | D.农民 |
有学者说“地理大发现早期的进行是在中世纪的种种动机和设想的伴随下,独自开始的”,但其结果却超出了这种“动机”和“设想”,主要表现在()
A.实现了宗教扩张的目标 |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
C.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 D.到达了印度和中国 |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十五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B.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
C.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
D.正确分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17.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
农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
在总产值 中的比例 |
1957年 |
43.3% |
31.2% |
25.5% |
1960年 |
21.8% |
26.1% |
52.1% |
|
增长率 |
-22.8% |
47% |
223% |
对以上统计表理解正确的是 ( )
A.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B.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
D.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安徽的农民中盛传一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从这首歌谣中我们看到:
①分田到户,把土地所有权给农民后的高兴心情;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农民拥护;
③责任制兼顾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
④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