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29日,出席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的163名委员,以全票通过议案,决定将《反分裂国家法(草案)》提请2005年3月5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反分裂国家法》获得高票通过。
材料体现了
| A.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
| B.全国人大具有立法权 |
| C.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
| D.国家的政治职能和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职能 |
“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做到这些,有利于
| A.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
| B.提高农民自觉按价值规律办事的能力 |
| C.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 |
| D.降低单位农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
下列关于价格理解正确的是
| A.只需用观念上的货币来表示 | B.必须用现实的货币来表示 |
| C.它是商品使用价值的货币表现 | D.它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
2003年-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变动情况(单位:元)
| 年份 类别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8472 |
9422 |
10493 |
11759 |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 |
2622 |
2936 |
3255 |
3587 |
根据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 A. |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
| B. |
城乡居民收入之间还存在差距 |
| C.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快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 |
| D.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慢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 |
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
|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
| 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 C.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
| D.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
2008年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中国政府做了各种努力,84017人被抢救出来,140万被解救,430万被救治,1万伤员转到20个城市地区,被375所医院及时救治,这个事实表现了( )
| A.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珍爱生命,保护人民的性质 |
| B.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 |
| C.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
|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显著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