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离体实验条件下神经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的两种情况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发生电位1是突触后膜上Na+大量内流导致 |
| B.发生电位2是因为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被分解了 |
| C.神经递质释放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离子转移是产生电位变化的直接原因 |
| D.递质只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这与蛋白质的结构密切相关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并不是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
|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这两个方面 |
| C.外界干扰刚产生时,主要是抵抗力稳定性起作用 |
| D.某生态系统中,种群内个体数目的多少并不能说明其稳定性的大小 |
在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
| A.第二营养 | B.三级消费者 |
| C.次级消费者 | D.初级消费者 |
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与此图相关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芽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
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根对生长素反应灵敏,茎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
D.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均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在市场上常见到发育不均匀的瓜,若切开观察,可以见到其凹陷一侧的种子发育不良,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
| A.种子的发育需要果实来提供营养 |
| B.光照不均匀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
| C.发育的种子里产生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
| D.无种子的子房绝对无法发育成果实 |
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增殖,这种现象包括
| A.种间竞争、种内斗争 | B.共生、寄生 |
| C.寄生 | D.种内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