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研究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的相关实验,实验条件均为最适,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乳糖浓度为10%) |
实验二(酶浓度为2%) |
||
酶浓度 |
相对反应速率 |
乳糖浓度 |
相对反应速率 |
0 |
0 |
0 |
0 |
1% |
25 |
5% |
25 |
2% |
50 |
10% |
50 |
4% |
100 |
20% |
65 |
5% |
200 |
30% |
65 |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一若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B.实验一若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
C.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D.实验二若将反应温度提高5℃,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叶绿体、线粒体中都能合成ATP |
B.在光反应、暗反应中都能合成ATP |
C.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中都能合成ATP |
D.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合成ATP |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A.[H]和H2O | B.[H]和ATP | C.ATP和CO2 | D.H2O和CO2 |
1864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在此实验中,萨克斯看到的现象是()
A.叶片全变蓝 | B.遮光一半变蓝 |
C.曝光一半变蓝 | D.叶片全不变蓝 |
对下图各曲线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可表示温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
B.乙图可表示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
C.丙图可表示酵母菌细胞呼吸时氧气浓度与二氯化碳生成量的关系 |
D.丁图可表示氧气浓度与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关系 |
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5过程为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最多 |
B.2过程需要ATP和多种酶,原核生物能完成图中生理过程3 |
C.4过程产生的CO2进入相邻细胞参与2过程至少要穿过12层磷脂分子 |
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别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进行,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成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