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生物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的一个细胞,请回答:
(1)该细胞的名称是 ,所处于的时期是 。
(2)图中有染色体 个,染色单体 个,DNA分子 个。
(3)图中有同源染色体 对,分别是 ;非同源染色体有 (根据图中标号,例举三组)。
(4)图中有姐妹染色单体 对,分别是 ;非姐妹染色单体有 (根据图中标号,例举三组)。
(5)在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图中的染色体 一定要分离进入到不同的细胞中去;染色体 可以自由组合。组合的可能性有 种,实际有 种。
(6)在形成精子的过程中,染色单体 有交叉互换的可能性(仅就1和2染色体而言)。
(7)此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 。
(8)这种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个数是 ,产生的精子中的染色体个数是 。
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结合关于溶酶体(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细胞器a;e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而e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由图示可判断:a是 ,c是,d是 。
(2)f表示b与e正在融合,这种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特点。
(3)细胞器a、b、c、d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等。
(4)细胞器膜、 和 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生物膜的 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机体受病原体刺激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抗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受刺激的 细胞内 转录为mRNA,mRNA通过 进入细胞质,在细胞质内的核糖体上合成抗体蛋白。此过程中mRNA携带的信息是如何通过tRNA准确表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过程所需的能量由细胞内何种结构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细胞核内何种结构被破坏,上述抗体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请简述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蛋白质混合液中硫酸铵浓度的不同可以使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析出(或沉淀),随着硫酸铵浓度增加,混合液中蛋白质析出的种类和总量增加。下表是某蛋白质混合液中的不同蛋白质从开始析出到完全析出所需要的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范围。
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 |
析出的蛋白质 |
15~20 |
甲蛋白 |
23~30 |
乙蛋白 |
25~35 |
丙蛋白 |
38~40 |
丁蛋白 |
请据表回答:
(1)若只完全析出甲蛋白,混合液中最合适的硫酸铵浓度应为__________。
(2)向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加入硫酸铵溶液(或硫酸铵),使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达到30%,会析出若干种蛋白质,它们分别是 。
(3)通过改变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 (能、不能)从混合液中得到所有的、不含有其他蛋白质的乙蛋白,原因是 。
(4)简要写出从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分离出全部丁蛋白的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蛋白质析出物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硫酸铵,可用半透膜除去析出物中的硫酸铵。用半透膜能除去析出物中硫酸铵的原理是 。
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
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
(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①;
②。
(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
。
将甲、乙、丙、丁4种二倍体植物进行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可以配对,非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配对情况如表中所示,请写出每种植物的染色体组成(依次用A、B、C……等字母表示):
乙 |
丁 |
|
甲 |
甲与乙各1条配对 乙有1条不能配对 |
甲与丁各1条配 丁有2条不能配对 |
乙 |
乙与乙各2条配对 |
乙与丁各2条配条 丁有1条不能配对 |
丙 |
乙不丙不能配对 |
丙与丁各1条配对 丁有2条不能配对 |
(1)甲(2)乙
(3)丙(4)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