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规模、综合国力和国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是分析和判断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正确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但它的局限性在于难以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这说明了(   )
①矛盾有主要和次要方面  ②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③矛盾有主要和次要之分  ④事物都是表里如一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国在生产小麦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乙国在生产布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假如现在两国参与国际分工,甲国把全部社会资源用于生产小麦,乙国把全部社会资源用于生产布,在两国拥有的社会资源相同的情况下,两国间发生相互贸易,可能带来的结果是(  )。

A.两国均可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B.甲国获利,乙国亏损
C.乙国获利,甲国亏损 D.两国都不能获得利益

斯密按国家职能把支出费用分为(  )。
①保卫本国不受侵犯②保护社会成员财产和人身安全③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贸易④建设和维护公共工程、公共事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材料中的观点与斯密的观点的相似之处在于(  )。

A.认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
B.认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
C.认为市场能及时、灵敏地传递供求信息,引导资本的投向
D.认为分工的发展受交换范围(市场大小)的限制

斯密认为,经济学要研究如何增加国民财富。他认为国民财富的增加首先取决于(  )。

A.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密 B.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模式

斯密认为,一个国家的全部产品要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三部分。这三部分构成了以地租为生、以工资为生和以利润为生的三大阶级的收入。他认为,这三大阶级是文明社会的三大主要的、基本的阶级。这一观点(  )。

A.说明斯密关于阶级的划分不符合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
B.第一次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
C.第一次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来划分阶级
D.科学地回答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