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遗传学是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下列关于遗传学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方法不同,但实验思路是一致的
B.孟德尔成功运用了假说—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从而发现了三个遗传学定律
C.无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还是豌豆杂交实验,科学选材是保证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
D.沃森和克里克成功地构建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为分子遗传学和多种生物工程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物群落甲、乙、丙中含有数字1到8的八个物种,每个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下表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数/m2)。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群落
种1
种2
种3
种4
种5
种6
种7
种8

92
4
0
0
1
1
1
1

0
25
20
20
20
5
0
0

0
65
10
10
3
2
0
0

A. 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乙
B.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甲
C.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共生
D.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

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下面有关该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①此过程属于初生演替,最终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
②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最终不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
③该杂草地物种丰富度要高于甘蔗田
④该杂草地动物没有分层现象,所以该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⑤动植物在杂草地中都有分层现象,群落有垂直结构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下图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生态学上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最低起始数量,又称M值,科学家研究了某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下图所示为该种群的种群增长量随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K值为600个,M值为100个
B.当种群数量大于K值时,种群数量下降;小于K值大于M值时种群数量上升
C.当种群数量大于M值时,种群数量下降;小于M值时种群数量上升
D.若该种群的起始数量分别是7 5、300、800,则种群的最终数量依次为0、600、600

下列对种群特征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D.春运期间武汉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①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