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六大”到“十八大”,是人民权益彰显的十年。《国家赔偿法》的修订,《收容遣送制度》的废止,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的探索,人大代表选举“城乡平权”等民主形式的完善,切实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上述材料的主旨最恰当的反映是( )
| A.公民直接管理国家,充分当家作主 | B.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
| C.政府广纳民意,民主、科学决策 | D.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 |
古人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古代“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继承和创新,为人们修身养性、转变社会风气提供了一个非常好和非常具体的价值判断与导向。这表明
①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求遵循古训
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构建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每个公民的价值选择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中国艺术有许多独到之处。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写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方式,这就是中国书法的奥秘。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的人生写照。这说明
①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有力见证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④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从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到“神七”飞天再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得到一个相同的回答,那就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建设在民族精神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的发展与创新。这表明
①中华民族精神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②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就是()
| A.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
|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 |
| C.“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
| D.保持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要求 |
20世纪初,面对西方工业文明浪潮的冲击,中国文化界的回应是()
①全盘西化论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封闭主义
④历史虚无主义
|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