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土地改革的开展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
A.维吾尔族 | B.回族 | C.苗族 | D.白族 |
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A.灭亡西夏 | B.统一蒙古 |
C.建立元朝 | D.定都大都 |
“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上述史料介绍的农用工具(如下图所示) 最早出现于()
A.西汉 | B.东汉 | C.隋朝 | D.唐朝 |
宋代市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在宋代东京的普通市民做不到的()
A.吃到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 |
B.背诵白居易的《新乐府》 |
C.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
D.跟随郑和船队一起到西洋游历 |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
D.重用有才能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