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带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材料一:“(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征终于为毛泽东和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在本世纪没有哪一个事件如此地触发世界的想象,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未来。”
——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1)长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征途中的一曲凯歌。依据材料一,说出“长征凯歌”中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哪一次会议。为什么说长征“终于为毛泽东和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材料二:
(2)识读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政策及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3)识读材料二中图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地位是什么?除深圳外,位于广东省的经济特区还有哪几个?
(4)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把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的哪一次会议上?
(5)综观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大分裂时期,下图是这一时期不完整的政权更替图。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1)完成材料一图表的填空。
(2)材料二中内容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这一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3)通过以上材料可知,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了秦始皇的大一统措施之一是。图二为秦统一文字图,秦始皇把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为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在地方推行。为加强思想控制,他采取了措施。
(2)根据材料二可知,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汉武帝采取这一措施后,对我国后世思想产生了什么正面影响?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体现了哪种宗教的文化?
(2)图一所反应的宗教在我国出现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三种宗教的认识。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三幅图反映的内容分别产生于哪里?
(2)请描述图一、图二两部法典的历史地位。
(3)图三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当时该国实行的是怎样的政治制度?请你谈谈对这种制度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 商鞅语
材料二:由全体男性公民参加的公民大会,每隔10天召开一次,投票决定国家的内政、外交等大事,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
材料三:
(1)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在政治方面“便国不法古”的重大措施是什么?他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个国家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存在着哪些局限性?
(3)材料三图片中的两位杰出人物在建立和完善中央集权制度上进行了哪些创新?
(4)你认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