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战国时期,秦国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2)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军队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
(3)1985年起,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4)下图邮票是为了纪念英国著名科学家而发行。这位科学家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相对论。
(5)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际表明革命后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6)“冷战”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止共产主义。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改错题(小题只有一处错误,请指出错误内容并加以改正。)
到1952年底,我国通过土地改革基本实现了国家的土地所有制。
请你根据小题表述的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将 √ 涂黑,错误的将 × 涂黑。
1977年,美、巴签订《巴拿马运河条约》。根据这一条约,巴拿马在1999年收回了运河区主权。
请你根据小题表述的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将 √ 涂黑,错误的将 × 涂黑。
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人在湘潭成立了新民学会,它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宗旨。
改错题(本大题1小题,共12分。)
小彬在一次科普研讨会上,作了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即兴发言: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7世纪中期,它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电力的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在电能的利用过程中,人们发明了许多电器,其中美国人牛顿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一生发明近2000项,被称为“发明大王”。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主要在原子能、航海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展开。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最突出的是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单一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
请找出小彬发言中的四处错误,并予以改正。
依据下段文字,判断所给结论,符合文意的画“√”,否则画“×”。
不管世界各国的文字多么不同,阿拉伯数字却不需要翻译,人们都能认得。其实,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首创,但却是他们将这种数字传播到了全世界。在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年代,帝国收集了大量希腊、罗马、印度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再传播到世界各地。
(1)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阿拉伯人。 ( )
(2)阿拉伯人将阿拉伯数字传播到世界各地。 ( )
(3)阿拉伯人曾建立了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国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