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教育是立国之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颇首业者众。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西汉教育制度之重要性,乃以育才与选贤双轨并进。换言之,乃是教育制度与选举制度之配合行使。由地方……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入太学,……甲等得在宫廷充皇帝侍卫,乙等回归本乡作吏。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康有为屡次上书失败后,认识到今当多难之秋,……“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界,莫亟於教育。”严复明确道:“民智之卑……惟急从教育上著手,庶几逐渐更张也。”
——张良才、孙传宏《中国教育社会价值观的百年嬗变》
材料四: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做出的贡献。
(2)据材料二指出汉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创新举措是什么?这一创新举措是哪位封建帝王开始实施的?
(3)材料三中康有为、严复的共同主张是什么?在他们的推动下,十九世纪末中国发生了一场什么政治运动?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发展教育有什么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权利法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中“国王”指哪一国家的国王?《权利法案》是由哪个机构通过的?
(2)根据材料说明《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哪些方面权力?
(3)通过《权利法案》该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道路;奥斯曼帝国建立后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受阻,因此,西欧国家被迫另辟蹊径,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首先进行新航路开辟的是哪两个国家?首先发现美洲这块“新大陆”的航海家是谁?
(3)根据材料二指出新航路开辟有何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职,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什么制度?
(2)这种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个国家?是哪一次改革后逐渐形成的?
(3)这种制度下,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的是什么人?文中的“臣下”是怎样侍奉他的主人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政治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材料二: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式,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期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改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政治改革”的名称是什么?当时在位的日本天皇是谁?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3)曾向中国学习的日本,而今国民收入却远高于中国。对此,你有何感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未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材料二“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三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致命的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指的又是什么历史现象?
(2)材料二中董仲舒所说的主要意思是什么(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在他的建议下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1+2分)
(3)材料二中的“孔子之术”指的是哪一学派?它的创始人是谁?
(4)材料三反映的是汉武帝创办的什么机构?该现象和材料二有什么联系?
(5)材料一、二所采取措施截然不同,但统治者的目的却一样,请回答出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