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立国之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颇首业者众。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西汉教育制度之重要性,乃以育才与选贤双轨并进。换言之,乃是教育制度与选举制度之配合行使。由地方……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入太学,……甲等得在宫廷充皇帝侍卫,乙等回归本乡作吏。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康有为屡次上书失败后,认识到今当多难之秋,……“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界,莫亟於教育。”严复明确道:“民智之卑……惟急从教育上著手,庶几逐渐更张也。”
——张良才、孙传宏《中国教育社会价值观的百年嬗变》
材料四: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做出的贡献。
(2)据材料二指出汉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创新举措是什么?这一创新举措是哪位封建帝王开始实施的?
(3)材料三中康有为、严复的共同主张是什么?在他们的推动下,十九世纪末中国发生了一场什么政治运动?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发展教育有什么启示。
读下列两图回答:
(1)从两图中你能判断出各反映哪国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吗?
(2)这两大事件各发生于何时?属于何种性质?
(3)这两大事件有何相同之处?
(4)图A中的文字同汉字相似,请你说出其中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都一一地做到了。”
材料二明治维新领导人之一的大久保利通曾说过:“大凡国之贫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特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1)材料一反映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大久保利通怎样的经济思想?明治政府为此采取哪些重要措施?
(3)依据上述你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读图回答:
①图中人物是谁?想象一下他正在做什么?
②他一生的主要事迹有哪些?
③他为什么会受到人民的尊崇?
阅读下列材料: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林肯1858年6月的第一次演讲
请回答:
(1)林肯在讲这段话时,对美国奴隶制的主张是什么?
(2)内战爆发后,林肯总统对美国奴隶制的主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中所说“半奴隶和半自由”反映了什么矛盾?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4)林肯对美国历史的重要贡献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回答:
①上述材料出自何文件?该文件颁布时该国正处于哪一重大事件期间?
②该文件颁布于何时?谁颁布的?
③它的颁布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