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
拥有厂家 |
拥有资本 |
工人人数 |
1913 |
689家 |
33亿元 |
27万多 |
1920 |
1795家 |
50亿元 |
55万多 |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严复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去探索、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近代中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始于()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揭开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公车上书” | B.强学会成立 |
C.创办《中外纪闻 | D.创办万木草堂 |
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洋务企业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共同内容有()
A.割地 | B.赔款 | C.开放通商口岸 | D.开设工厂 |
为收复新疆作出贡献,并建议设立新疆行省的是()
A.林则徐 | B.张之洞 | C.左宗棠 | D.胡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