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 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 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
| C.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 D.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
《史记》有《河渠书》,《汉书》有《沟洫志》,主要针对黄河患害的严重而写的。但是《后汉书》到新、旧《唐书》都没有《河渠书》或《沟洫志》等篇章。学者归因于黄河基本上安流无事,无需专辟一章。请问此一时期黄河安流的最可能原因是什么?
| A.北方朝廷政治清明,治理黄河成效显著 | B.北方胡人政权重用汉人,不乏水利专家 |
| C.黄河中游西侧农业大为进步,水利发达 | D.黄河中游西侧多属胡人居处,变农为牧 |
班固说:“古代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从卿大夫到庶人,各有差等。人们遵奉并服事上级 ,而在下位的人也不会有逾越的念头。”接着又说:“五霸,三王之罪人也;六国,五霸之罪人也;四豪(信陵君等四公子),又六国之罪人也。”从班固这两段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怎样的历史概念?
| A.因果概念,夏、商、周与春秋的结束,是由于在下位的人没有逾越的念头 |
| B.时序概念,从夏商周到春秋到六国抗秦再到战国,时间次序不可变更 |
| C.证据概念,三王、五霸、六国、四豪,都是古代人们严守身份等差的事证 |
| D.变迁概念,从夏商周到战国后期,呈现逐渐远离古代理想的趋势 |
《红楼梦》第八十三回中,给林黛玉看病的王太医这样描述林黛玉的病情:“左寸无力,心气已衰。关脉独洪,肝邪偏旺。木气不能疏达,势必伤及脾土,饮食无味;甚至胜所不胜,肺金定受其殃。气不流精,凝而为痰;血流气涌,自然咳吐。”据此分析,中医的重要理论基础应该是
| A.切脉之学 | B.望闻问切 | C.五行学说 | D.伤寒杂病论 |
十月革命推翻的政府是()
| A.罗曼诺夫王朝 | B.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 |
| 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D.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联合政府 |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的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
| A.结束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 B.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
| C.举行武装起义 | D.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