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
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
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
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颈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
A.清静无为 | B.兼爱非攻 |
C.仁政治国 | D.以德治民 |
《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的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A.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
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上述材料揭示的主旨是
A.三纲五常 | B.家国同构 |
C.社会起源 | D.君主专制 |
《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为本欤。”由此,可见孔子仁的学说的逻辑起点是
A.人性本善 | B.血缘远近 |
C.宗法等级 | D.君臣尊卑 |
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可能是
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 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 |
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 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