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不断探索,执政能力不断提高。这体现在( )
①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②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④中国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 | D.③④ |
下侧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
A.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 B.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
A.选官应注重品行 | B.选官须注重才学 |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 D.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
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
A.实行君主立宪制 | B.削弱相权 |
C.限制君权 | D.废除三省六部制 |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
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 )
A.周 | B.秦 | C.汉 | D.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