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指出:“自台湾事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倭生心。陈涉辍耕于垄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光绪帝认可了这个说法。这说明光绪帝主持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清朝统治 | B.抵抗外国侵略 |
C.解决国民生计 | D.发展资本主义 |
下面是19世纪晚期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年份 |
1870 |
1900 |
企业总数(个) |
808 |
669 |
工人总数(个) |
78000 |
272000 |
产量(吨) |
3200000 |
29500000 |
投资额(美元) |
121000000 |
590000000 |
表中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A.行业竞争激烈 |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近日在中山大学演讲时说,上世纪初是物理学“遍地黄金”的年代,爱因斯坦26岁时一年能写出三篇震惊世界的文章,是因为“物理学几大原则问题正在等待破解”。爱因斯坦破解的问题及其作用是
A.经典力学体系、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论 |
B.相对论、否定了相对时空观 |
C.相对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 |
D.量子论、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
到1832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席位。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根源是
A.工业革命的发展 | B.国王权力受限 |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 D.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
C.具有制约君主的权力 |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
在总结一次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时,列宁这样写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你认为列宁总结的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光荣革命 | B.巴黎公社 | C.二月革命 | D.十月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