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苏州府志》载,明朝中期以后,苏州城里出现“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听大户呼织,什百为群,延颈相望”的景象。这表明当时当地(   )

A.已形成了劳动力市场 B.失业现象比较普遍
C.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D.经济上以纺织业为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是指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D.海峡两岸经济互利互补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短暂的春天”。该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有

A.纺织业、面粉业等行业发展迅速
B.重工业的发展超过了轻工业
C.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内地工业发展超过了沿海地区

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

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D.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