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公民的科学素养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但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显示,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仅相当于加拿大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
(1)有人认为:只要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就可以实现公民科学素养与经济发展同步。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该观点。
材料二 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科学知识,在特定条件下的供需平衡直接决定了一个时期公民科学素养的水准。科学知识的转化要求很高,耗时费力,而个人收益太低,因此很少有人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由于科学知识的准公共物品的特点,不能完全依赖市场,国家必须承担部分科学知识转化的工作,而目前我国财政预算中用于科普经费的比例严重偏低,加剧了供需矛盾。
以同步)(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一谈应如何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以促进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
材料三 有识之士呼吁学普及不足是气功最终国家应在公众尤其是学生中加强有关“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的宣传工作并开展各种活动。活动要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考虑学生的客观差异,将讲座、参观等学习性活动与观测、实验等操作性活动相结合,寻找能吸引学生参与的多样化的新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3)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角度,说明在学生中开展“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活动要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个人品德 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创新的社会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1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2009中国汽车累计产销突破1300万辆,同比增长创历史最高,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某校高一(1)班几位同学以“汽车消费与社会发展”作为课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我来参与〕
同学们上网查询信息了解到,目前有55%的人认为汽车消费有利于社会发展,45%的人认为汽车消费不利于社会发展。同学们围绕着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执和讨论。
(1)同学们的热烈的争执和讨论可以为政府出台政策提供帮助。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同学们有哪些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4分)
〔问题讨论〕
同学们收集信息了解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作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主要产业之一的汽车行业也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为此,国务院从2009年初开始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求的措施:出台《汽车产业和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税,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实施汽车下乡补贴政策等等。
(2)请你简要谈谈国务院上述措施的《政治生活》依据。(4分)
〔放眼未来〕
同学们在参加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还了解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拥有汽车的数量还会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却是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3)请结合《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为解决这个问题从人大、政府、公民角度提出相关建议。(4分)

材料一:2009年9月16日,重庆市公安局透露,警方已成功抓捕2000余名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全市打黑除恶斗争取得了决定性全线突破。当前,警方正深入推进第二批次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真正做到黑恶必除、除恶务尽。
材料二:重庆警方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公安部的部署,呼吁大家积极行动,检举、揭发、控告黑恶犯罪活动,还公平正义于人民,增加铲除犯罪的机会。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从国家性质的角度看体现了《政治生活》的什么道理? (4分)
(2)在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民主监督权。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的要求有哪些?

武村是一个经济发达的村庄,农民人均年收入六千多元。但是,最近该村在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时,出现了以下混乱的场面。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2分)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要遵循哪些原则?(6分)

2009年11月1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会见了美国总统奥巴马一行。温家宝说,这次访问的成果是有深远意义的。中美和则两利,斗则俱损;互信则进,猜忌则退。合作比遏制好,对话比对抗好,伙伴比对手好。
奥巴马在中国停留期间,中美双方达成一致,同意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一致同意坚持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的角度出发,加强对话、交流、合作,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中美积极全面合作关系,并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为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而努力。奥巴马认为,美中伙伴关系对应对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21世纪的重大挑战,无论是气候变化、核扩散,还是经济复苏,都不能通过单独行动加以应对。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欢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也是美中决定建立21世纪美中积极全面合作关系的原因。
(1) 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中美两国怎样才能真正形成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9分)
(2) 运用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分析建立良好的中美关系的意义及如何保持两国的良好 合作关系?(12分)

材料一:党中央先后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两个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重大的理论创新。这两大战略思想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全局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材料二:胡锦涛同志曾指出:“面对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努力学习和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1) 分析材料一体现的认识论道理。(12分)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有关哲学知识说明坚持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必要性。 (8分)
(3) 从认识论角度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如何才能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9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